人民网香港12月14日电(记者 尹世昌)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助理教授罗锦团的研讨团队,解说物质在强力磁场下仍能坚持超导性的杂乱现象,帮忙荷兰的科学家以理论阐释试验成果。这项两边协作的发现于2015年11月12日在世界威望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 上宣布。
超导性是一种量子现象,电子结合成双,并在“零电阻”的情况下活动,但是强力的磁场会堵截电子之间的连接,损坏物质的超导性。当得知荷兰的研讨人员发现二硫化钼薄片在高达37特斯拉(Tesla)的磁场下仍能坚持其超导性,罗教授与他的学生袁凡奇测验解说这试验成果,并成功解开疑团。
罗教授的研讨团队提出,二硫化钼具有特别的晶体结构,令活动的电子要接受强达100特斯拉的内禀磁场。这种特别的内禀磁场并不会损坏物质的超导性,反而能维护超导体内电子之间的连接,免受外在磁场损坏。研讨团队把这种超导体称作“伊辛超导体”。他们揣度许多与二硫化钼晶体结构类似的超导体,也归于“伊辛超导体”。
罗教授的研讨团队还指出,“伊辛超导体”可用于发明一种名为“马约拉纳费米子(Majorana fermions)”的新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将可能用来制作量子电脑。罗教授表明:“伊辛超导体还有许多有待发现的美妙特质和使用。现在,咱们了解某类物质为何可以抵挡外来磁场的搅扰,咱们将会找出更多与二硫化钼特性附近的物质。”罗教授也与宾夕凡尼亚州立大学的研讨团队协作,发现单分子层二硒化铌同归于“伊辛超导体”,相关发现已在11月于世界威望物理期刊《天然物理》(Nature Physics) 宣布。
罗教授于2011年参加科大物理学系。他在2003年于科大结业,2008年于美国布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一起获颁“Anthony Houghton Award for Theoretical Physics”奖项。他于2008年成为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级研讨院及麻省理工学院的首位联合博士后研讨员,并于2009至2011年作为裘槎博士后研讨员在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于2014年获颁科大理学院研讨奖,并于2015年获颁“裘槎前瞻科研大奖”。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