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乐游戏中心: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一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而提高健康素养是加快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卫生相关目标的迫切需要。卫生部2009年12月18日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的最终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专业的人建议应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此次调查由卫生部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进行,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查对象为15~69岁的常住人口,共计调查79542人。
调查根据结果得出,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以下情况: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从健康素养的3方面内容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4.97%、6.93%和20.39%。
调查根据我们国家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就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类健康问题相关素养现在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我国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慢性病预防素养4.66%。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很明显的城乡和地域差别。本次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9.94%)明显高于农村居民(3.43%)。在地域分布中,东中西部地区在健康素养水平上也存在很明显的差异,分别为7.03%、7.67%和5.23%。
年龄在55~69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低。调查发现,65~69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最低,为3.81%;55~64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次之,为4.69%。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群体,容易受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困扰,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应该给予更多关注,提高他们的自我健康能力,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调查中,对71项测评内容总体回答情况做分析发现,6项指标的正确回答率低于20%,分别为:“对四害传播疾病的正确认识”(3.28%)、“对肥胖的正确认识”(7.16%)、“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13.95%)、“骨折伤员的处置”(17.28%)、“认识药品说明书”(18.70%)、“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8.79%)。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对以上问题都会存在错误认识,调查的最终结果提示在今后的健康素养工作的推广和普及中,应着重提高居民上述基本知识和技能。
根据调查的最终结果,相关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对于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新医改工作,充分的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
努力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鉴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特别需要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的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开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健康传播活动。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也离不开居民个人的努力。通过开展综合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使广大城镇和乡村居民从自身做起,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提高对健康信息的甄别能力,合理规划利用身边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提高个人健康素养水平。
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及时发布监测结果。有关专业的人建议每3~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城镇和乡村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力争将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
1.在对骨折伤员进行急救时,在搬移前应先固定骨折部位,不要在现场进行复位;
1.标有OTC标志的药物可根据说明书使用,其他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饮酒的酒精量,成年男性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
下一篇:库车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