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游戏平台下载 发布时间:2025-05-05 00:16:56
总体而言,芯片行业的供应链仍然复杂,终端市场多样,并且严重依赖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这使得量化贸易战的影响变得困难。德银注意到,尽管美国对中国言辞激烈,但美国电子行业仍然依赖中国(例如,苹果 95% 的组装业务外包给中国),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有应对手段,可能会限制贸易战的升级。然而,在德银的研究覆盖范围内,很明显,像罗技、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这样的欧盟硬件大盘股公司,可能仍是投资的人最关注的对象。 本文试图分析处处加征一定的关税 —— 对欧盟硬件和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影响。特朗普总统宣布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 25% 的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外征收 10% 的关税。他还表示,对欧盟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 “势在必行”。最后,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台湾地区加征一定的关税,鉴于台积电作为最大的无晶圆厂公司的主要代工厂的主导地位,这对芯片行业具有高度相关性——这是一种谈判策略(在墨西哥同意加强边境管控后,墨西哥关税很快暂停了一个月),还是一种持续的现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如果关税讨论持续下去,德银会考虑其对研究覆盖范围的潜在影响。 电子行业的重型产品往往通过像伟创力(Flex)、新美亚(Sanmina)、天弘(Celestica)和捷普(Jabil)这样的电子制造服务(EMS)公司,从墨西哥经公路进入美国市场。 然而,大多数(轻型)电子科技类产品是从亚洲国家发货的,这一些产品在亚洲地区完成组装。特朗普在 2018 年的举措促使许多电子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将组装业务从中国转移到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不过,对中国仍有相当大的依赖。 例如,罗技有一个内部组装工厂,占其制造业务的 50% 左右,该公司受益于自有工厂,比如清楚知道向 EMS 供应商支付的合理价格。至于电信设备公司,通过墨西哥等地的工厂进行 EMS 外包很常见,但像诺基亚 / 新美亚在固定接入领域,加快了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步伐,爱立信也为当地市场建立了一座 5G 智能工厂。总体而言,如果产生额外成本,德银预计这两家欧洲电信设备 OEM 厂商会将成本转嫁给下游。 对中国台湾地区加征一定的关税的直接影响可能适得其反在大多数情况下,考虑关税对半导体需求的影响时,主要需要仔细考虑的是通过汽车等关键终端市场行情报价上涨带来的间接影响(下文将讨论)。然而,最近的声明也表明,美国无晶圆厂公司和集成器件制造商(IDM)可能会面临对台湾地区芯片加征的新关税,这与台积电密切相关。如今,美国无晶圆厂公司在代工厂方面严重依赖台积电,并且经常在台湾地区的外包半导体封装测试(OSAT)公司进行芯片组装。然而,鉴于在美国建立前沿的替代代工厂供应链需要数年时间,除了推高价格和降低这些公司的竞争力之外,加征关税能达到什么目的尚不清楚。换句话说,需求的高弹性不足可能会对美国 OEM 厂商和无晶圆厂公司都产生负面影响。反常的是,美国 OEM 厂商甚至可能转而选择非美国供应商,比如挪威的北欧半导体(挪威不属于欧盟),而不是像美国的芯科实验室(Silicon Labs)这样的供应商,这可能会引发争议。不过,如果对台湾地区加征关税成为现实,对美国无晶圆厂公司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尤其是那些与非美国竞争对手竞争的公司。墨西哥 / 加拿大关税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汽车领域的间接影响 就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新关税而言,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美国汽车需求因价格持续上涨而受到的影响间接体现的,在工业领域的影响相对较小。 德银欧洲汽车和工业领域的同事已经对关税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美中以及美欧关系紧张可能带来的重大潜在影响,德银在去年 11 月也撰写过关于特朗普赢得大选情景的报告。工业团队昨天再次发表评论,指出新关税可能会破坏起步的工业复苏。 关于未来美国和欧盟之间可能会影响汽车行业的关税,德银认为,征收 25% 的关税,会使像英飞凌(Infineon)和意法半导体(STMicro)这样为欧洲 OEM 厂商供货的大型汽车半导体供应商,面临低两位数(以百万欧元为单位)的收入逆风(仅考虑间接影响,按年化计算),德银认为这是可控的。这考虑到了欧盟对美国的汽车净出口情况(以及德国高端 OEM 厂商在美国的大量本地生产)、高于中等水准的半导体含量(产品组合偏向高端)、历史上观察到的价格 / 需求弹性(以及 OEM 厂商不会将全部关税转嫁给终端消费者)。显然,在德银覆盖的欧盟半导体大盘股中,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对汽车终端市场的敞口最高,分别为 56% 和 46%,但德银应该注意到,仅对美国汽车市场的敞口要低得多,约为 10%。 随着美国威胁要对欧盟加征新关税,德银还需要仔细考虑欧洲半导体在与美国 OEM 厂商竞争时处于劣势的可能性。德银认为这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风险,但德银也需要认识到,在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的核心汽车和工业市场,产品认证周期很长,以此来平衡这一观点。从地理敞口来看,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等公司按出货地计算,对美国客户的直接敞口相当低,为 12 - 14%,但德银还需要仔细考虑半导体先运往中国进行组装和测试,然后再出口的情况。对意法半导体来说,苹果公司可能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根据 20-F 文件,2023 年苹果相关销售额占其报告销售额的 12%)。然而,德银注意到,苹果在近红外图像传感器等细致划分领域很难转向美国供应商,而且在任何情况下,美国竞争对手也可能因依赖中国台湾地区 / 中国大陆而面临自身成本问题。 好消息是,如今设备制造商对汽车等终端市场的敞口非常低,所以它们对关税的间接敞口更多是通过对AI支出的连锁反应(例如,纬创和富士康等 EMS 公司在墨西哥进行组装),或者美国新的出口管制措施。 如果中国出台报复性关税,像 ASMI 这样的欧盟半导体设备商在从美国半导体设备商手中夺取中国制造商市场占有率时,可能会面临后果,即便中国制造商可能已倾向于选择欧洲和日本供应商,而非美国供应商。另一方面,还需要仔细考虑美国通过 CXMT 逐步加强出口管制的可能性。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