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乐游戏官网

多乐游戏官网:假药混入药店险丧人命!主犯获刑6年!罚没400余万

来源:多乐游戏官网    发布时间:2025-08-06 21:55:13
多乐游戏官网 返回列表

多乐游戏中心:

  一盒成本不足1元的中药粉,经过层层包装竟成降压药,让八旬老人险丧性命。最终该起特大假药制售案主犯李某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并处70万元罚金及349.85万元惩罚性赔偿。

  2022年7月,湖北南漳县年近八旬的高血压患者张老太在正规药店购买降压药服用后,突发剧烈头痛、心慌送医抢救。其子赵先生发现药品包装粗糙无批号,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经鉴定,该“降压药”无药品批准文号,属假药。

  随后,案件被移送至南漳县公安局。民警突击检查涉案药店,发现药店老板华某从刘某处低价进购来路不明的药品,而刘某的上家则是其广西老乡蒙某。警方顺藤摸瓜,抓获蒙某后得知药品来自方某。

  2022年11月,在公安机关配合下,方某落网。方某交代其从网上定制包装盒、说明书,在广西平南窝点内将成板胶囊和说明书装盒成假药,以每盒3元左右的价格卖出。方某称其上家为微信昵称“红包”的人,但“红包”反侦察意识极强,警方经深入调查,最终在安徽临泉县某物流园内发现可疑男子,其微信号与“红包”一致,成功将其抓获。

  “红包”真名李某,在安徽省临泉租用自建房制售假药。现场环境脏乱差,李某从药材市场批发中药粉末,制作成胶囊药剂、片剂或丸药后,印制各种说明书和包装盒,假冒多种药品。李某不仅在网上发布广告销售,还参加药品展销会推销产品,其与方某交易金额达34万余元,假药成本1元左右,层层加价后药店以每盒20元卖给消费者。

  警方从李某窝点内查获成品、半成品假药10万余盒,共计340多万粒,散装半成品胶囊药丸200余万粒、原材料2580斤、包装材料280多万个、假药生产设备6套,这些成品包含降压、降糖、补肾、止咳、止痛五大类共23个品种,其中11种明示有治疗功效,经认定均为假药,其余的“保健食品”也印有伪造批准文号。

  南漳县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中间商方某有期徒刑9个月,处罚金3万元,追缴违法来得到的;中间商蒙某、刘某、华某因犯销售假药罪分别获刑9个月到8个月不等,并处相应罚金,追缴违法来得到的。

  2024年4月23日,安徽省临泉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李某犯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同时判决李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支付惩罚性赔偿金3498500元,并在市级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李某不服上诉,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李某上诉,维持原判。

  近年来,假药制售案件不断被曝光,涉案金额有些高达数千万元,令人触目惊心。

  2023年,河南新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假药案震惊全国。患者夏某因使用从非法渠道购买的某品牌免疫球蛋白后死亡,检察机关顺藤摸瓜,挖出一个横跨河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制售假药网络。犯罪团伙通过套用真药溯源码、伪造批文,将假药“洗白”后分销至全国,涉案金额高达698.6万元。最终,主犯范某、柯某等6人被判处十三年至十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40万元至60万元。

  2023年7月,安徽马鞍山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查获一款宣称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丸”实为假药。经检测,该药含化学成分格列本脲,系嫌疑犯李某等人将西药与山药粉混合制成。此案涉案金额达1300万元,李某等5人被判处十一年十个月至拘役不等刑罚,并处罚金500万元至18万元,且终身禁业。

  2023年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破获的“越老秀花”系列假药案,暴露出边境地区监管盲区。马某某、杨某某等人自创配方,宣称产品可治疗腰椎病、心脏病等,通过集贸市场和网络站点平台销售,涉案金额3600万元。该案30余名嫌疑人落网,查获假药7种、原料及包装材料数吨。

  2022年,广东、江苏警方联合侦破一起特大假冒肉毒毒素案。犯罪团伙用冻干粉冒充知名品牌肉毒素,通过微信群销售,涉案金额5000万元。经查,假药成分与正品不符,注射后可能危及到生命。71名嫌疑人被抓获,查获假药5000余盒。

  从上述举例的案件中可知,黑作坊用三无产品编造药到病除童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让我们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这些案件提醒我们,药品非同一般商品,消费的人在网购药品时务必慎之又慎,尽可能地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尤其网上非正常渠道的购买药品,千万擦亮眼,毕竟你的下单手速,可能赶不上他们跑路的速度!

  追溯码如同药品的专属 “身份证”,一药一码。消费者购药时轻松一扫,药品的来龙去脉便一目了然,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瞬间呈现。

  假降压药在药店的出现令人揪心,不过随着药品追溯码的全面应用,在药品追溯码的 “火眼金睛” 下,那些混入药店的假药,将无所遁形,药品质量将更有保障。

  近日,广西正式实行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不结”。即全区所有定点零售药店在销售医保药品时,必须扫描追溯码并向医保信息平台上传追溯信息才能进行结算。据了解,截至目前,广西已采集药品追溯码9.4亿条,覆盖1.9万家医药机构。

  除广西外,据搜药了解到,近期全国多个省份和地区陆续实施了定点零售药店“不结”政策,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4个统筹区,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海南等地区。

  自2024年4月起,国家医保局开展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试点,截至今年2月22日已累计归集追溯码219.36亿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药品追溯奠定了数据基础。

  3月19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根据通知,自2025年7月1日起,医药机构销售药品原则上需扫码才可以进行医保结算;至2026年1月1日,全国将全面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零售药店须在购药小票上标注追溯码信息。

  此举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管正式迈入“全程可追溯”时代,为打击假药、防范医保欺诈提供了有力武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