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首页 > 新闻中心

复盘:“室温超导体”LK-99乌龙事件

来源:爱游戏平台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06 19:08:08

  2. 研究人员发现,LK-99并非室温超导体,而是由硫化铜等杂质导致的电阻率下降和部分悬浮现象。

  3. 通过重复实验和理论证据,科学家们揭示了LK-99的真实特性,并排除了其超导性的可能性。

  5. 对于超导体的研究任旧存在争议,解释LK-99的研究为科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研究人员似乎已经揭开了围绕LK-99的疑云。科学侦探们已经找到了这样一种材料并非超导体的证据,并阐明了其实际特性。

  这个结论打破了对于LK-99——一种铜、铅、磷和氧组成的化合物——是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的希望。实际上,研究显示这样一种材料中的杂质——尤其是硫化铜——才是电阻率迅速下降并能部分悬浮于磁铁上方的原因,这些特性看起来与超导体很像。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凝聚态物质实验学家Inna Vishik说:“我觉得在这个节点上事情已经基本很明朗了。”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态研究所合成的LK-99纯晶体。来源:Pascal Puphal

  这次的LK-99乌龙事件始于7月底——当时,由首尔初创公司量子能源研究中心(Quantum Energy Research Centre)的Sukbae Lee和Ji-Hoon Kim领导的团队发布了预印本论文[1,2],称LK-99是一种在常压和至少127 ºC(400开尔文)温度下的超导体。之前所有经证实的超导体只能在极端温度和压强下运作。

  这一消息很快得到了科学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他们很多人尝试复制LK-99。最早的重复工作没能观察到室温超导的现象,但还不能作为最终结论。而现在,经过数十次的重复,许多专家自信地表示,证据显示LK-99并不是室温超导体。(Lee和Kim的团队没有回复《自然》的评论请求。)

  该韩国团队的结论基于LK-99表现出的两种特性:能在磁铁上悬浮以及电阻率极速下降。然而,北京大学[3]和中国科学院[4]的独立团队发现这些现象能用很普通的原因解释。

  美国和欧洲研究人员开展的另一项研究[5],通过结合实验和理论证据证实了LK-99的结构为何不可能实现超导性。其他实验团队也合成并研究了LK-99的纯样品[6],消除了大家对该材料结构的疑虑,证实了它不是超导体,而是绝缘体。

  进一步确认只能来自该韩国团队共享他们的样品,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物理学家Michael Fuhrer说,“现在他们有压力让大家信服。”

  关于LK-99超导性最惹人注目的证据可能是该韩国团队拍摄的一段视频,视频里一个硬币大小的银色样品悬浮在一块磁铁上。该团队表示,这个样本之所以能悬浮是因为迈斯纳效应——迈斯纳效应是超导性的一个标志,它能让材质抵抗磁场。多个来路不明的LK-99悬浮视频在社会化媒体上流传,但最早一批重复实验全都没有观察到任何悬浮现象。

  现从事金融业的哈佛大学前凝聚态物质研究员Derrick van Gennep对LK-99很感兴趣,他亮起了好几个“红灯”。在视频中,样品的同一边似乎粘在磁铁上,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而实际上,悬浮在磁铁上方的超导体能旋转,甚至能翻转。Gennep说:“这些行为和我们在LK-99视频中看到的都不是一回事。”

  他认为LK-99的特性更像是铁磁性的结果。为此,他用粘了铁屑的压缩石墨烯薄片做了一个小球。Van Gennep做的视频显示,他用非超导铁磁材料做的小球能模拟出LK-99的行为。

  8月7日,北京大学团队报道他们的LK-99样本是因为铁磁性才出现了这种“半悬浮”现象。该研究共同作者、凝聚态物理学家李源说:“这完全就像是一个铁屑实验。”这个小球受到了升力但不足以达到悬浮,只能在一端保持平衡。

  李源和他的同事测量了他们样品的电阻率,并未发现超导现象。但他们没能解释韩国团队观察到的电阻率迅速下降的现象。

  韩国团队在他们的预印本论文中指出了LK-99的电阻率出现10倍下降——从0.02欧姆-厘米(ohm-cm)到0.002欧姆-厘米——的特定温度。“他们给出了很精确的温度,104.8ºC,”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化学家Prashant Jain说,“我当时的反应是,等等,我了解这一个温度。”

  合成LK-99的反应使用的配方不平:合成的每1份铜掺杂铅磷灰石——纯LK-99,它能产生17份铜和5份硫。这些残留物会导致大量杂质,尤其是韩国团队报道样品中存在的硫化铜。

  硫化铜专家Jain记得104ºC是Cu2S发生相变的温度。低于该温度,暴露在空气中的Cu2S的电阻率会急剧下降,这个现象与 LK-99所谓的超导相变几乎一模一样。“我几乎不敢相信他们没注意到这个。”Jain就这种很重要的混淆效应发布了一篇预印本论文[7]。

  8月8日,中国科学院团队报道了LK-99 中Cu2S杂质的这种效应。中国科学院的物理学家雒建林说:“Cu2S的不同含量能够最终靠不同过程合成。”研究团队测试了两个样品,第一个在线S含量,第二个在空气中加热,得到了70%的Cu2S含量。

  对LK-99的特性很难决定性地概括,因为这样一种材料很特殊,而且样品含有的杂质各不相同。李源说:“即使是我们自己合成的,每批样品也有细微差异。”但李源表示,这些样品与原始样品足够相似,可拿来检验LK-99在环境条件下究竟是不是超导体。

  (DFT)预测了LK-99的结构,并提示其具有“平带”的电子特征。在平带区域,电子能缓慢移动并紧密相关。某些情况下,这种特性会产生超导性。但这些计算都基于对LK-99结构的未经证实的假设。

  [5]对他们的样品进行了精确的X射线的结构。关键是,这次成像让他们能进行很严谨的计算,从而阐明了关于平带的详细情况:它们并不能促进超导性的产生。实际上,LK-99中的平带来自强局域的电子,无法以超导体需要的方式“跃迁”。

  [6]合成了纯的单晶LK-99。与之前要使用到坩埚的合成实验不同,该团队使用名为浮区晶体生长的技术,这样就不用在反应中加入硫,也能避免Cu2S这种杂质。

  最后得到是透明的紫色晶体——纯LK-99,或称Pb8.8Cu1.2P6O25。分离了杂质的LK-99也不是超导体,而是百万欧姆电阻的绝缘体——这个电阻过高,没有办法进行标准的电导率试验。它表现出很小的铁磁性和抗磁性,还不足以实现部分悬浮。该团队在结论中表示,“我们因此排除了存在超导性的可能。”

上一篇:【48812】北大团队承认:韩国团队的LK-99不是室温超导体!美国研讨人员:是残次资料
下一篇:添补我国半导体物理空白的女科学家——谢希德
  •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赣ICP备19015067号-1  Copyright © 2019- 爱游戏平台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