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hongyihr.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hongyihr.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hongyihr.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zhongyihr.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联创光电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_爱游戏平台下载-爱游戏登录app-爱游戏体育在线官网
中文/EN

首页 > 新闻中心

联创光电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爱游戏平台下载    发布时间:2024-09-30 07:06:52

  2022年,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的宏观环境下,公司上下一心,攻艰克难,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坚定围绕“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主体发展的策略,以精细管理谋降本增效,以科学技术创新促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智能控制器主业得到夯实和发展,特殊领域激光产业得到快速地发展,公司产业体系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经营业绩有序增长,未来发展空间有望加速打开,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公司重点发展的“激光”产业取得了重要的标志性进展,产能快速释放。2021年度激光业务出售的收益仅0.32亿元,本报告期内,激光系列新产品订单数量快速地增长,实现1.66亿元出售的收益,同比增幅达428%。公司目前已实现出售的收益的激光系列新产品有望持续快速成长态势,2023及2024年该系列新产品产能将加速扩产增量;激光板块实现了更高亮度、更高功率特殊领域泵浦源和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产品的技术领头羊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第一代新型激光反制无人机产品生产线现已配置,并已完成其改进设计、研制工作,且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评审,第二代新型激光反制无人机产品顺利完成研制并通过验收,公司激光系列新产品矩阵更为丰富。随公司激光系列新产品产能的持续增长、新的关键技术的突破、新产品研制并通过验收,都将为激光业务未来打开发展空间提供支撑。

  另一方面,公司继续夯实和优化传统主业。其中,智能控制器业务在巩固家电控制器市场优势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聚焦高端市场,高端光耦产品已进入头部客户的重要供应链体系。报告期内,公司翔安工业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新厂区搬迁,产值提升50%,主要是提升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产品产能,提升高端光耦产品生产能力,为该业务板块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极;在发展空间受限的背光源和传统电缆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传统电力缆资产剥离;已将背光源板块业务中的部分资产剥离,并对背光源产品结构可以进行调整,重点聚焦工控、车载、车载娱乐VR及品牌业务,持续推进背光源板块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降本增效方面,公司狠抓管理,期间费用显著下降,同时投资收益有所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实现有序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基本稳定收入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收入含金量。实现营业收入33.1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1%。

  1、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产品:2022年该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58.53%,产品毛利率35.83%,主要是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获得大量的激光项目订单所致。

  报告期内,中久激光泵浦源、激光器、激光电源等项目订单饱满,产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公司持续跟进对接军工、科研领域潜在客户,并按客户需求准备样品,同时根据业务发展规划,公司今明两年将加速增扩产能。目前,公司激光业务已实现更高亮度、更高功率特殊领域泵浦源和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第一代新型激光反制无人机产品生产线现已配置,并已完成其改进设计、研制工作且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评审,第二代新型激光反制无人机产品顺利完成研制并通过验收,进一步丰富了公司激光系列产品矩阵。激光产业持续发力,未来值得期待。

  2、智能控制系列产品:2022年该板块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5亿元,较上年同期微降2.09%,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微降5.56%,主要是由于消费类电子经济下行、多重超预期因素、厂区搬迁等因素所致。报告期内,华联电子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在夯实智能控制家电业务产品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聚焦高端市场、瞄准高端产品,与客户建立长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积累了包括伊莱克斯、ArceikA.S.、A.O.Smith、格力、美的、江森自控、林德叉车、宏发、开利等在内的数十家国内外家电、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工业控制服务的全球优质客户。同时,高端光耦产品进入头部客户的重要供应链体系,已成为国内拥有影响力的光耦品牌。翔安工业园区已完成建设及搬迁投产工作,转板北交所上市工作稳步推进中,将为华联电子后续经营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及融资平台。

  3、背光源及应用产品:2022年该板块受消费需求不足特别是手机消费持续低迷影响,加之公司产品结构调整见效尚需时间,产出及发货量同比减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2亿元,同比下降15.79%,为落实对该板块的“退而有序”战略,2022年11月,已将背光源板块业务中的部分资产剥离,并对背光源产品结构做调整,重点聚焦工控、车载、车载娱乐VR及品牌业务,同时推动管理变更工作,向管理要效率,持续推进背光源板块实现产品结构调整、产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4、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年该板块持续优化升级,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37亿元,同比减少26.71%,主营业务毛利率25.60%,较上年显著上升。该板块聚焦发展军工、5G通信、工业装备、轨道交通、外贸等五大领域,剥离了电力缆等毛利率低的业务。

  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立了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省级研发平台,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GJB9100C、IATF16949等认证。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深化创新驱动业绩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具体如下:

  公司下属激光业务板块以激光装备研发为核心业务方向,以增强自主科研能力为发展主线,重点发展激光装备工程应用技术,进行科技成果技术转化。子公司中久光电2022年获评江西省专精特新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更高亮度、更高功率特殊领域泵浦源和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完成第一代反制无人机产品(固定式防卫产品)的改进型研制;完成第二代反制无人机产品(移动式产品)的研制并通过验收;完成指挥控制平台软件开发;完成第一代新型激光反制无人机产品生产线配置,并已完成其改进设计、研制工作且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评审;完成与清华大学合作的更高功率光源优化研制。

  智能控制板块主要有智能控制器品类和光电品类。2022年,智能控制器品类,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产品创新,稳定市场份额,实现智能控制器11.34亿元的产业化产出规模;光电品类主攻光耦合器,通过技改提升产业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光电组件重点以推进定制化产品为核心,实现光电品类3.57亿元的产业化产出规模。

  华联电子参与修订的团体标准《LED照明应用接口要求:自散热、控制装置分离式LED模组的路灯/隧道灯(V02.00)》于2022年6月30日发布。完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三年换证审核工作,取得新的认证证书。

  华联电子牵头和参与的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海量多媒体数据驱动的多模态信息融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福建省产学研项目“智能传感光电集成芯片研制封装及产业化”、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机器视觉在线检测和AR辅助装配系统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建设”等三项科技项目完成项目结题。

  2022年,华联电子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2020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云视讯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参与新发布一项行业标准: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灯丝灯用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2022/10/20标准号:SJ/T11817-2022。

  2022年度,公司智能控制器新产品开发立项1537项,新品转批675项,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率约43.90%;光电器件新产品开发立项205项,新品转批171项,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率约83.40%。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3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0项。截止2022年底,公司已有有效专利362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实用新型专利270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截止2022年底,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18项。

  超导产业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主业之一,产品荣获由业内专家评选的“江西2021年十大科技成果”。报告期内,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文下达的2022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中,联创超导作为目前全球首家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生产单位,牵头申报的《GB/T10067.37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37部分:超导直流感应透热装置》推荐性国家技术标准获批立项,正式进入标准草案起草阶段,其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将同步翻译英文版标准;2022年三季度,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荣获由上海市能效中心颁发的“上海市节能产品”认证证书,本次产品节能认证的顺利通过,既是相关部门对产品节能效果的认可,也有助于下游客户采购产品时申请当地节能或技改补贴,降低采购成本,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推动高温超导感应加热产品的商用化市场推广进度,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实现;报告期内,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还入选了南昌市名优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022年,公司的运营管理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支撑,对运营调度中发现的异常指标和动向及时协调、指导、监督、跟进各项异常问题的梳理、整改。

  持续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多点突破引才留才,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优化经营责任考核机制,经济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并重,同时将经营班子成员的考核决策权赋予一把手,激发经营班子活力。对智能控制产业,积极推动组织变革,通过赛马机制、竞聘机制促进人岗适配,激发人才潜能。对激光和超导产业,建立和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引凤来栖。

  2、持续拓宽融资渠道,降费增效,保障公司资金良性运作,控制合理资产负债率。

  公司积极与银行沟通合作,在帮助各控股子公司企业开展流贷、票据业务的同时,还协助办理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融资业务,并提供货币资金的支持,有效地缓解了下属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了其融资成本。

  3、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审计监察部门始终坚持用系统论方法思考谋划工作,处理好查问题和促整改、治已病和防未病、治当下和管长远的关系,做到一体谋划,一体落实。

  2022年,审计监察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内控问题,对重要子公司经营情况进行例行审计,对重要业务展开专项审计工作,良医治未病,从而监督、检查和预防内控问题的发生;对需要整改的问题,按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等方式,分类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细帮扶、提效率、促成效。为公司快速、健康、稳定、和谐发展护航,助力公司行稳致远。

  2022年,公司修订了部分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创造,推进了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的实现;修订了《资金管理制度》,简化了资金审批流程,提升了资金审批效率。

  激光是继核能、电脑与半导体后的20世纪重大发明,深刻影响了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变革。激光技术作为高端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工业加工、光通信、医疗美容及特殊应用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未来将逐步替代传统工业制造业技术的存量市场。近年来,我国工业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激光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不断出台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等指导性文件对激光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

  激光在科研与特殊领域主要应用于基础研发,如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等,以及新兴和现有特殊领域应用的激光器,如测距仪、红外对抗和定向能产品研究等。单边主义、贸易战等不安定因素长期存在,各国的安防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尤其是以激光器为核心的高科技安防产品将保持高速增长。StrategiesUnimited的统计显示,2021年全球激光器在科研与特殊领域的规模达29亿美元,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

  现代无人机能够在多种恶劣战场环境中长航时执行高空目标侦察和信号探测、远程精确打击、实时毁伤评估、空中电子对抗等复杂任务,已成为信息时代战场上一种集“侦、打、评、扰”于一体的高端系统。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作战效能的显著提升,无人机已成为未来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作战平台之一。商业无人机被不法分子甚至用于非法侵入限制区域,进行、炸弹袭击、投递放射性元素、非法贩运等严重威胁空中安全、重要设施安全的活动中。在军事方面,无人作战系统已成为空袭作战不可替代的新发展方向,对军事行动产生重大影响。无人机“黑飞”带来重大的安全威胁,推动反无人机市场急剧增长,据PoarisMarketResearch预测,2021年全球反无人机市场规模8.43亿美元,预计在以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达57亿美元。特殊领域、商业、政府分别占据反无人机市场应用的58%、25%和13%。

  直接摧毁类系统占无人机反制系统超九成,其中激光系列新产品为最优选择。由于小型无人机出没环境的特殊性,再加上激光反制系统有着无附带损伤、打击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使其成为反无人机为代表的“低慢小”的低空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

  高温超导技术被誉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高新技术,可以实现零电阻的电流传输,从而在极低功耗下产生极强的稳恒磁场,我国陆续发布《“十四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将高温超导技术列为重点支持的前沿技术,同时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单位GDP碳排放降低18%的目标,要求积极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高温超导感应加热器适应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绿色发展战略需求,对传统产业实施全局性技术升级及绿色化改造,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是推动金属加工行业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高温超导感应节能设备目前主要应用于与挤压机、锻压机配套的非磁金属加热等应用领域。相较于传统感应加热设备,高温超导设备具备节能减耗、加热均匀、升温迅速、温控精准等优点,设备替换空间近千亿元。此外,高温超导技术还可应用于金属熔炼及半导体熔融、晶硅生长炉、超导磁储能、超导可控核聚变、超导磁选矿、超导污水处理等需要大口径强磁场领域,每一个应用场景的市场规模都不逊于高温超导感应加热。以晶硅生长炉、金属熔炼及半导体熔融以及可控核聚变为例,国内直拉单晶硅设备已达数十万台,其中8英寸-12英寸的设备需求数量每年有数万台;金属熔炼及半导体熔融市场每五年周期性更换50-60%,有望实现每年200-300亿元的市场替换规模。随着可控核聚变高速推进发展周期的到来,该产业建设也逐渐实现市场化,尤其是超导磁体作为托卡马克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一座造价高达几十亿的托卡马克装置中,超导磁体部分占据着几乎一半的成本,市场空间较大,未来,可控核聚变实现商用,将对超导磁体产生更多需求。

  智能控制器是电子设备的“中枢控制核心”,是在仪器、设备、装置、系统中为完成特定用途而设计的计算机控制单元。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建筑及家居领域。智能控制器下游产品具有多样化和专业性较强等特点,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智能控制器作为智能物联、智慧发展的必备器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鼓励行业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终端产品迭代升级,未来将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和人性化,智能控制器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根据Frost&Suivan数据,2016-2021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由1.29万亿美元增长至1.72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9%;同期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从1.36万亿元增长至2.71万亿元,CAGR约为14.7%。在政策红利释放、技术更新迭代及应用领域持续拓展与渗透的影响下,预计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8万亿元,CAGR为12%。

  受益于政府“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支持,国内背光显示行业在此期间飞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器、医疗显示仪、家电显示器、工控设备显示器等诸多领域,受益于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LCD产业蓬勃向前发展,全球LCD面板需求保持增长,根据DIGITIMESResearch,2021年中国大陆LCD面板产能已超过全球产值的50%,到2023年,中国大陆的LCD产能占比将会超过70%,下游面板厂的产能扩张将提升背光模组的需求。

  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重要的基础性配套产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建筑工程、装备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国家电网年度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电网计划投资将达5,012亿元,为国家电网年度电网投资计划首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8.84%。“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南网共计划投入近3万亿元,相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分别增加50%、14.3%,电网进一步转型升级推动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从行业产量来看,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我国电线%;从行业销售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电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6.09%,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总体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产品、智能控制系列新产品、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其中,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产品主要为特殊领域高功率高亮度泵浦源器件、激光器集成产品、发光芯片、特种红外不可见光芯片以及激光反制无人机产品等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特殊领域及遥控、指示灯等领域;

  智能控制及应用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光伏和工业控制等领域;

  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产品及相关设备、计算机网络、军用等领域。

  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建立了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两个省级研发平台,拥有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GJB/Z9001、TS16949等认证,产品通过了3C、UL和CQC等认证,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省名牌产品”、“厦门市著名商标”等称号,在客户中建立了良好声誉,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技术创新和研发的重点倾向于企业优化升级,并持续加大了激光、智能控制器等产业的创新研发力度,依托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技术引进和联合开发全方位夯实公司技术优势。

  其中,激光板块实现更高亮度、更高功率特殊领域泵浦源和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拉开了与潜在竞争对手的差距,巩固和夯实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完成第一代反制无人机产品(固定式防卫产品)的改进型研制并通过验收;完成第二代反制无人机产品(移动式产品)的研制并通过验收;完成指挥控制平台软件开发;完成第一代新型激光反制无人机产品生产线配置,并已完成其改进设计、研制工作且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评审;完成与清华大学合作的更高功率光源优化研制;智能控制产业板块成立华联电子研究院,研究方向为加快基于物联网、5G等前瞻性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研究、孵化,未来3-5年将在永磁电机控制系统、高端光耦、智能激光电源、新能源汽车电子等专项领域应用,华联(翔安)工业园区正式竣工,占地面积约80亩,园区布局了华联电子自主开发的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并全新打造了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线缆产业板块成功研发PTFE高温导线、特种硅橡胶电缆、防爆电缆及低损耗稳相电缆,完成了多家军工企业入围认证。

  截止2022年底,公司拥有专利授权362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实用新型专利270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截止2022年底,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18项。

  激光是继核能、电脑与半导体后的20世纪重大发明,其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时,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由于其具有完全不同于普通光的指向性、单色性、相干性与高能量密度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通信以及特殊领域,深刻影响了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变革。激光器是激光的发生装置,泵浦源是其核心器件。激光器有三大功能部件: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泵浦源、谐振腔、增益介质分别起到点火、放大、助燃作用。根据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以分为固态(含固体、半导体、光纤、混合)、液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等。其中,半导体激光器还可以作为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等其他激光器的核心泵浦光源,完成电能到光能的转化。

  激光产业链以激光器为中枢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产业链上游为激光器件材料:包括激光光学镜片、泵浦源等光学元器件,激光晶体、非线性晶体、特种光纤等光学材料,以及钢材、塑料等其他基本材料,目前大部分原材料已实现国产。产业链中游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包括固体/气体/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加工台、机械臂、机械手、机柜等机械系统,伺服电机、控制器、控制软件等数控系统,以及电源、散热系统、传感器、分析仪等。产业链下游为激光设备及应用场景:民用激光设备包括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钻孔等多种设备,应用场景涉及工业制造、医疗卫生、通讯等多个方向。在特殊领域,激光设备可用于摧毁、探测、对抗、无线传能、卫星发射、太空碎片清理和激光点火等多种用途。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研究数据,从全球市场看,2016-2022年全球激光器总收入从107.5亿美元增长至193.1亿美元,CAGR为10.3%。2024年全球激光器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06.3亿美元。据StrategiesUnlimited预测,2019-2025年全球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市场规模将从16.4亿美元增长至28.2亿美元,CAGR为9.4%。其中,用于固体激光器泵浦源的市场规模将从4.3亿美元增长至7.3亿美元;用于光纤激光器核心器件的市场规模将从4.4亿美元增长至8.3亿美元。2020年全球激光产业下游细分领域中,材料与光刻目前是激光器的第一大应用领域,相关的激光器收入为63亿美元,占比39.6%;通信与光存储相关的激光器收入为39亿美元,占比24.5%,位居第二;科研与军事、医疗与美容等市场销售收入紧随其后,行业下游应用端呈现出明显的扩散式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国工业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激光技术作为高端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精细化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未来将逐步替代传统工业制造业技术的存量市场;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半导体、显示面板、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应用的旺盛需求,这一部分增量业务亦将助力我国激光设备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根据LaserFocusWorld数据,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激光器市场,2021年占比接近70%。2017-2021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从70亿美元增长至127亿美元,CAGR约为16.2%,远高于全球增速。LaserFocusWorld预测2022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高增速有望维持。据LaserFocusWorld、智研咨询数据,我国激光目前主要应用在材料加工、激光领域、激光芯片和器件等。中国目前拥有完整的激光产业链,从零部件到设备,从激光器到系统,以及巨大的终端用户市场。随着国内企业激光器核心技术研究的突破,实现激光器和核心光学器件的规模化生产,推动光学原材料成本下降,国内激光装备的容量已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在科研与特殊领域主要应用于基础研发,如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等,以及新兴和现有特殊领域应用的激光器,如测距仪、红外对抗和定向能产品研究等。单边主义、贸易战等不安定因素长期存在,各国的安防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尤其是以激光器为核心的高科技安防产品将保持高速增长。StrategiesUnlimited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激光器在科研与特殊领域的规模达29亿美元,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

  现代无人机能够在多种恶劣战场环境中长航时执行高空目标侦察和信号探测、远程精确打击、实时毁伤评估、空中电子对抗等复杂任务,已成为信息时代战场上一种集“侦、打、评、扰”于一体的高端系统。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作战效能的显著提升,无人机已成为未来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作战平台之一。商业无人机被不法分子甚至用于非法侵入限制区域,进行、炸弹袭击、投递放射性元素、非法贩运等严重威胁空中安全、重要设施安全的活动中。2018年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发生4起小型无人机编队袭击事件。在军事方面,无人作战系统已成为空袭作战不可替代的新发展方向,对军事行动产生重大影响。无人机“黑飞”带来重大的安全威胁,推动反无人机市场急剧增长,据PolarisMarketResearch预测,2021年全球反无人机市场规模8.43亿美元,预计将以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达57亿美元。特殊领域、商业、政府分别占据反无人机市场应用的58%、25%和13%。

  直接摧毁类系统占无人机反制系统超九成,其中激光系列产品为最优选择。目前无人机反制系统主要有三类:检测控制类、干扰阻断类和直接摧毁类。监测控制类,主要通过劫持无线电控制等方式实现;干扰阻断类,主要通过信号干扰、声波干扰等技术来实现;直接摧毁类,包括使用激光产品、用无人机反制无人机等。据GrandViewResearch数据,直接摧毁类系统占反无人机系统的91.4%。利用导弹拦截无人机除了面临较大拦截成本外,还带有严重的附带损伤,难以在城市、机场、核电站等环境使用;由于无人机机动性强,常规的火力方法(如狙击手拦截、高炮拦截)难以准确瞄准目标,命中概率较低,其附带损伤也不可小觑,作战效能不佳;微波武器的反无人机技术,系统体积庞大,附带伤害大,比较适用于无人环境或大型舰船反无人机,对于城市、核电站、油库等场合也不适用。由于小型无人机出没环境的特殊性,再加上激光反制系统有着无附带损伤、打击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使其成为反制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慢小”低空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

  超导现象是指导电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现象,按照临界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低温超导材料一般都需在昂贵的液氦环境下工作,高温超导材料因为临界温度的提高,可以在液氮环境中工作,工业液氮制冷已经非常成熟,一吨液氮的价格稳定在一千元以下,适用范围广且价格低廉,在2022年初,第一台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正式并线生产并通过验收后,高温超导产业化应用得到了实质性发展。

  超导感应加热是指通过坯料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涡流被加热,相较于传统的工频炉加热,高温超导感应加热利用凭借零电阻、强磁场、极低频的特点,具备节能减耗、加热均匀、升温迅速、温控精准等优势,使其成为替代老一代工频感应炉的优选。

  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可广泛用于铝、铜、镁、钛、特种钢材、高温合金等非磁金属加工热成型领域(包括挤压、锻造、轧制等)以及金属熔炼及半导体熔融等领域,高温超导磁体还可应用于单晶硅生长炉、超导磁储能、超导可控核聚变、超导磁选矿、超导污水处理等需要强磁场的领域。

  全球铝材挤压机数量约为7,000台,铝材挤压机较多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俄罗斯,截止2017年中国铝材挤压机数量约有4,500台,占全球总数的65%。中型挤压机数量是铝型材挤压机市场的应用主流,中国中型挤压机数量为4,360台、大型挤压机有140台。且随着汽车轻量化及航空航天及军工装备等工业先进装备技术升级需求,平均每年新增投产3000T级以上大、中型挤压机产线)钛及钛合金等高端非磁性金属加热市场

  在钛材加工市场,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潜在市场约百余台。由于钛合金具备(热)强度高、抗蚀性和低温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换热器等高科技工业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航空和民用高科技工业的加速发展,钛材市场对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的需求也将逐年增长,在轻合金加工材(如铝镁合金等)市场领域,超导感应加热设备替代需求也可达300台以上,且预计每年新增数十台。

  相较于永磁体、常规电磁铁,超导磁体由于其低能耗、快速响应控制、磁场强度高、均匀性好等优点,被公认为适用于单晶硅制备的最佳方案(体积可缩小为1/5,重量缩小为1/10,可降低电耗20%,提高30%成品率)。目前国际上面向12英寸大尺寸硅片生产的超导直拉单晶炉的技术还仅掌握在英特尔、日本信越等少数企业手里,近年来随着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硅片生产产能逐年递增,据2019年统计,国内直拉单晶硅设备总数已达到数十万台。其中8英寸-12英寸的设备需求数量也为每年数万台,整体市场容量达到人民币千亿元规模。

  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可大规模用于金融熔炼加工。在金融熔炼加工过程中,利用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超高的能源转换效率,能实现金属工件的快速升温,极大提高金属熔炼加热阶段的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金属熔炼市场是比金属挤压锻造加工市场更大的一个市场,估计总产值在万亿元以上,其中可使用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进行熔炼工作的预估在五千亿元以上,是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的未来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也是一个值得深耕大投入的庞大的业务领域。我司亦在当前已有的技术研发的基础上,组织科研团队对该方向进行研发。

  可控核聚变理论已问世80多年,目前较为成熟的是托卡马克装置,托卡马克装置需要超强的磁场,把产生磁场的线圈做成超导体,可以解决大电流和损耗的问题,这就是超托卡马克。目前全球有4个国家有大型超托卡马克装置,分别是法国的Tore-Supra,俄罗斯的T-15,日本的JT-60U和中国的EAST,而高温超导磁体的研发成功,及后续场控系统的完善,较之目前使用的低温超导磁体,将大幅提升磁场强度,降低托卡马克装置的建造体积和造价,极大降低我国超托卡马克装置的使用维护成本,为加快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使用提供稳定且更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将智能化工厂和智能化家电放上了重要位置。智能控制器是智能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神经中枢”,主要行使控制信息、反馈信息等功能,下游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等领域,其中,汽车电子和家用电器是智能控制器最主要的下游应用。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国内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集中汽车电子(24%)、家用电器(16%)、电动工具及设备(13%)三大领域。

  智能控制器处于产业链中游,智能化、定制化需求日益提升。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IC芯片、PCB板等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分散且众多,中游厂商对单一原材料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低,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涵盖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和电动工具等领域。智能控制器作为核心配套部件,下游终端市场对其集成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要求日益提升。

  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内增速远高于全球。全球来看,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36万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1.72万亿美元,2017-2021年CAGR为6.05%,国内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62万亿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2.65万亿人民币,CAGR为13.09%,国内增速远高于全球。受益于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下游需求驱动,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Frost&Sullivan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或达2万亿美元,2021-2024年CAGR为

  5.16%,其中国内智能控制器市场将达3.8万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2.74%。智能控制器行业由于产品定制化需求多且产品迭代快,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智能控制器下游应用众多,产品具备非标准化、定制化的特点,因此行业集中度较低,各家厂商均有专注的细分领域。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升级,带动汽车电子控制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随着汽车在智能化、网联化升级趋势下功能单元不断增加,带来ECU数量提升,中短期来看,将带动单车汽车电子控制器数量及性能提升。从长期来看,ECU数量的增加会降低传输效率,目前ECU分布式架构将逐步向DCU域集中式架构发展,这也将驱动汽车电子控制器技术升级、价值量提升。据麦肯锡预测,汽车电子控制器未来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增长至1290亿美元。

  家电智能化升级拉动智能控制器需求高增长。伴随居民生活水平及智能家居市场认知度的双重提升,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目前中国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处于场景增长导向阶段,市场体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据艾媒咨询预测,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2175亿元,2016-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随着智能家居产品类别不断丰富,下游智能家居领域内细分市场规模急速扩张,为智能控制器催生更多确定性需求。智能控制器是智能家居的核心部件,智能家居的兴起将成为拉动家电智能控制器需求增长的强劲动能之一。

  高阶光耦需求攀升。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光-电转换器件,是开关电源电路中最常用的隔离器件,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输出和输入之间绝缘、单向传输信号等优点,在数字电路上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工业变频器、国网电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等领域。目前,国内光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消费类、通用类领域,随着近年来光耦器件在工业、汽车电子等应用中的逐渐成熟,市场需求不断攀升。高阶光耦的技术含量更高,产品单价偏高,利润率也高于平均值。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新能源、光伏、风电以及医疗设备、汽车等对于器件的安全性隔离将更加重视。根据QYResearch预测,按产值算,2020年全球光耦合器市场规模达到16.92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到24.87亿美元,2021-2027年间CAGR为5.65%;按产量算,2016年全球光耦合器总产量262.42亿颗,2021年为384.55亿颗,预测2027年达到692.22亿颗,2021-2027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29%。目前高阶光耦中国大陆厂商市占率不足3%,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华联电子重点布局高速光耦单品,广泛应用于场景。公司聚焦高端光耦产品抢先布局,填补国内空白,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的机遇。

  背光源显示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车载、医疗、工控设备、家电、其他消费电子等专业显示类产品,终端市场的需求增长、液晶显示模组的渗透率提升,以及5G网络建设、智能化和物联网趋势下的强劲需求,为我国背光源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带动背光源需求的持续上涨。

  2019-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3.71亿部、12.92亿部、13.5亿部,虽然相比去年有所上升,但是整体涨势依旧不够理想,智能手机已步入存量换机时代。

  虽然智能手机的市场增长减缓,但规模巨大的存量市场确保了换机时代的市场规模。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新兴市场的增长以及全面屏手机渗透率提升的带动,将带来对存量智能手机的替换,为中小尺寸背光源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工业4.0等概念的提出及实施,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趋势,高度融合IT技术的工业自动化应用将会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使用,工业控制系统将更加开放,人与工业设备、信息系统和数据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根据中国工控网预测,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087亿元。

  在工业控制系统向外开放、内部互联过程中,数据的传输、显示需要功能更完善、交互体验更好的工控仪器仪表显示模块。工控显示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显示、军用、工业手持设备等领域,工业用的液晶屏对使用寿命、性能、技术支持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标准需求。

  在汽车智能化的大趋势下,特别是作为汽车智能化最好载体的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销量爆发背景下,车载显示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硬件设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车载显示器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反应时间快、高低温度范围大等特点,其应用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屏化、多屏化的趋势明显,出货量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车载显示器市场规模将达1,324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10.4%。

  线缆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铜材、铝材、橡胶及塑料,其中原材料铜、铝在电线电缆产品中的占比最大,其价格变动会对电缆产品的成本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产铜国和第一大原铝生产国,市场供应较充足,其价格受宏观经济、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波动,影响电线电缆的生产成本。橡胶及塑料在电线线缆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且国内和国际市场供应充足,对电线电缆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小。

  线缆行业应用领域广泛,主要集中在通信、军工、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等领域。从行业产量来看,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我国电线%;从行业销售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电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6.09%,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总体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保持战略定力,秉持“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战略思路,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走高端装备、自主产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构建“以智能控制产业为支柱,重点突出激光和超导两大产业”的产业布局,有序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使公司成为科技领先型企业,持续为员工、股东、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智能控制产业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华联电子已按既定发展战略,在生产、经营、研发、扩产等各方面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目前正在筹备转板北交所上市,智能控制产业作为公司支柱产业的战略定位保持不变。

  激光产业是公司执行“进而有为”战略重点发展的两大产业之一,由控股子公司江西中久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中久光电产业有限公司实施,业务发展依托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及科研团队,并与之在股权层面深度绑定,产品技术优势明显,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主业之一。

  超导产业也是公司执行“进而有为”战略重点发展的两大产业之一,由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实施,联创超导已研制成功目前世界唯一可对中大口径工件进行表芯同步加热的兆瓦级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该加热设备在技术和效率上,较之传统加热设备在省电节能、加热时间、透热深度、加热均匀性、梯度加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产品前景广阔。联创超导的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应用于非磁金属熔炼、磁选矿、磁控单晶硅生长炉、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同样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节能效果,公司已组建团队开展相关研究。超导产业的发展战略即是以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为核心,凭借其零电阻、高载流、强磁场的技术特点,向其他商业应用领域扩展,每一个扩展领域均可独立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联创超导公司股权结构为:公司控股股东江西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1.026%为第一大股东,联创光电持股40%为第二大股东,超导核心技术人员合资设立的赣州智诺嘉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5.5%,其他战略投资者合计持股3.474%,目前联创超导由公司控股股东电子集团并表,联创光电对联创超导的持股比例与电子集团仅相差1.026个百分点,持股比例非常接近。

  根据控股股东电子集团的发展规划:联创超导不考虑独立上市,在产品加速进行商用推广阶段,将联创超导整体并入联创光电,利用上市公司成熟的资本平台,促进联创超导快速发展。高温超导业务是联创光电落实“进而有为”战略重点发展的未来主业之一。

  报告期内,联创超导的发展稳健,产品在商用进度、技术开发与保护方面均成果显著。

  商用进度方面: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并进入从1到N的加速发展阶段。公司定制的航空铝锻压用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于2021年12月14日正式起运前往客户中铝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于2022年3月18日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等各个流程,目前已在客户实际作业产线上稳定运行一年有余,标志着联创超导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正式从实验室走进车间产线实现商用,产品商用化进程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在首台成功投产设备的示范效果下,联创超导设备订单快速增长,目前在手订单已超过60台,尽管报告期内,随着联创超导二期车间的竣工投产,已具备年产50套高温超导设备的产能,但仍无法满足目前的订单需求,根据高温超导业务发展战略规划,联创超导已寻求在靠近下游客户的区域建设超导产业园,拟进一步扩大产能,产品的商用化进程效果显著。由于目前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仍处于市场推广初期,产品销售以能源管理模式为主(即根据产品的实际节能效果分成),联创超导的收入利润尚难准确预计,短期内对公司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技术优势保护方面:产品荣获由业内专家评选的“江西2021年十大科技成果”。报告期内,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文下达的2022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中,联创超导作为目前全球首家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生产单位,牵头申报的《GB/T10067.37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37部分:超导直流感应透热装置》推荐性国家技术标准获批立项,正式进入标准草案起草阶段,其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将同步翻译英文版标准;2022年三季度,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荣获由上海市能效中心颁发的“上海市节能产品”认证证书,本次节能认证的顺利通过,既是相关部门对产品节能效果的认可,也有助于下游客户采购产品时申请当地节能或技改补贴,降低采购成本,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推动高温超导感应加热产品的商用化市场推广进度,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实现;报告期内,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还入选了“南昌市名优创新产品推荐目录”。目前高温超导相关业务已获授权专利44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

  产品技术优化和新产品开发方面:报告期内,联创超导二期厂房竣工投产后,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的年产能已达50台,目前在手订单已超60台,市场化推广进度较为理想。鉴于目前已实际交付的4台设备均为定制化产品,为提升厂区生产效率、压缩设备导入期及交货周期,提升服务水平,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2023年,联创超导计划依托现有的高温超导磁体及感应加热科技成果和产业化基础,通过技术优化,加快推进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进程,在材料、磁体、机械设计、智能化操控系统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工艺优化,形成单工位、双工位、四工位、八工位等四个标准化产品,满足国内绝大多数铝加工行业实际产线对工件热处理技术指标多样性的应用要求。同时,将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推广运用到铝镁合金、钛合金、铜、特种钢等高端型材热处理领域,进一步降低电能消耗,提升高端型材加工品质,对接更多的业内高端型材生产龙头企业的非磁金属热处理需求;同时,组建了多支技术攻关团队,以自研加外部合作相结合方式,将联创超导的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与超导重金属污水处理、超导磁选矿设备、磁控单晶硅生长炉、再生铝熔炼相结合,开发高温超导磁体新的应用场景。

  报告期内,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尚未产生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仅-326.24万元,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联创超导拟注入联创光电的发展规划,将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迭代、业务的不断梳理与完善而逐步形成落地方案,目前具体的落地方案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政策的积极定调,可以预见,2023年,我国经济将稳步增长,内需将逐步恢复,供应链所受约束将逐步放松,市场主体信心将得到极大提升,并将有效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将紧跟政策指引,抓住机遇,推动公司发展战略的加速落地实施:

  激光产业依托技术合作方的先进激光技术,结合自身批量化产品的方案及工程开发能力,持续开发更高端、更先进激光系列产品,巩固技术优势地位,确保在特殊领域细分市场持续拥有领先优势,服务更多高端客户;市场开发端,确保特种用途激光系列产品订单的签订、交付质量和进度,同时积极推进特殊领域激光反制无人机整机系列产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战略布局,推动相关贸易资质的加速办理。实现公司在“低慢小”目标激光硬杀伤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联创超导要抓住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机会,整合上下游资源,夯实规模化生产基础,实现产能的快速提升,服务好国家节能减排贡献更多力量。加快提升产品型号、工艺、组件的标准化优化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大规模商用推广阶段的生产效率;做好高科技项目评优评奖工作;结合已取得的节能认证,加快提升对客户节能政策申请的服务能力,为客户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加快推动高温超导设备的市场化进程。

  智能控制器是公司的支柱产业,市场占有率稳定,产品技术壁垒高。2023年要抢抓经济向好的市场机遇,继续提升传统主打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步伐,充分释放翔安新厂区产能,提升新能源汽车电子、工控领域电子等产品销量,提升光耦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加快该项产品国产替代步伐,加快产品渗透力度。将智能控制板块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往前推进一大步。

  将人才队伍建设列为2023年度工作的重点,以全球化角度和视野,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梯队,做实做强雄鹰计划和春苗计划,加大对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力度,保障人才供应。

  倡导“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以“价值创造”为工作导向,创新绩效激励机制,真正激发组织活力,达到实现变革创新、创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的。

  在2022年降本增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精益求精,2023年通过深入宣贯“精益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入出资监管企业,挖潜内部管理空间,帮助生产企业构建与优化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优势制造平台,着力从自动化、信息化角度提升产品制造良品率和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生产企业需审时度势,利用渠道优势,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调整原材料的采购策略,紧缺时适当囤积部分材料,但也必须控制呆滞风险。

  充分的发挥审计检查与过程监督功能,以“啄木鸟”精神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要重规矩、守原则,倡导自律清廉风气,使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在做好公司信息披露、规范上市公司合规运营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丰富上证E互动、投资者热线、投资者业绩交流会等互动交流形式,倾听、了解和关切广大中小投资者建议和诉求,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有效传递公司价值。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可能带来宏观环境风险,影响行业整体供需结构,给公司业务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可能会带来产品销售单价的下降。公司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推出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密切跟踪分析外需外贸形势以及外贸企业经营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应对措施,巩固新增的海外市场。

  随着公司产业链不断拓展和延伸,在业务和产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相关产品能否取得预期成果受研发能力、技术的先进性、人才的稳定性、市场拓展能力以及国家产业政策、世界经济形势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预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同时,由于业务内容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对公司经营决策、客户开拓、人才引进、资金管理、内部控制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站在长远发展角度,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发展合力,有效规避转型及管理风险。

  公司出口业务的日常经营涉及外汇收支,若未来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持续波动,可能会持续产生汇兑损益,对当期利润带来不确定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外汇市场波动,采取合适的外汇管理工具,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2021年以来,各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预计2023年原材料价格将在一定区域内波动,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波动,采取恰当的产品定价和采购策略,锁定原材料价格,尽最大努力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联创光电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上一篇:奕瑞科技: 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目标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
下一篇:Deep Principle贾皓钧:AI4S时代必须一路狂奔
  •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赣ICP备19015067号-1  Copyright © 2019- 爱游戏平台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